温州好,别是一乾坤。
这份好,好在浙南大地的山水风光,好在东瓯人民的敢想敢为,更好在风清气朗的法治环境。
颁发第一本个体工商执照,建设第一座农民城,成立第一家城市信用社,制定第一部私企条例,出台第一个股份合作企业地方行政规章;第一个购买航空经营权,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……多年来,改革早已深深根植于温州的文化精髓中, 13项工作开全国之先河得以推广、 5个项目获评全省标志性影响力法治成果, 12个项目获省市改革突破奖,诸多的“全国第一”背后,离不开法治力量的支撑。
科学立法,释放改革动能
今年6月,11名来自“儿童观察团”的孩子,以儿童代表的身份,受邀为《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(草案)》提供“1米高度看温州”的心声。这是温州地方立法的最新动作。
近年来,温州在立法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、精准选题,注重将地方特色和民生需求相结合,打造了瓯越地方立法品牌,释放出不竭的改革动能。
2016年受台风“莫兰蒂”影响,泰顺县境内6座古廊桥受损,泰顺廊桥谁来保护、如何保护还存在盲区,亟须立法予以破题。对此,温州于2020年启动泰顺廊桥保护工作立法,市人大、市司法局多次到泰顺调研指导,明确保护主体及其责任、“一桥一规”保护机制等。最终, 全国首个廊桥保护专项立法《温州市泰顺廊桥保护条例》顺利出台。廊桥保护者胡荣岭说:“有了这部地方性法规,我们的廊桥有人管、能管好了。”
《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》《温州市“两个健康”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》等一系列立法,则让企业主更有信心。温商邵前进说:“不少条款的制定,我们都有参与,涉企立法及政策征询让我们在立法工作中有了更多参与感,‘两个健康’直通车更是帮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。”
近 30年追梦立法权,近 10年开展创制性立法实践, 25部法规、 6部市政府规章开花结果,部部聚焦重点领域、新兴产业,印证改革发展实践的前行轨迹。温州的立法工作整体制度体系已实现“城乡建设管理、生态文明建设、历史文化保护、基层综合治理”四大领域全覆盖,为温州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“第三极”筑牢法治支撑,并且创造了多个“全国之首”。如制定 全国首个“两个健康”地方性法规并成功获全国“新时代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十大事件”提名;去年,出台 全国唯一的“市管社区”地方性法规《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》;今年 全国首部“民营企业+科技创新”的地方性法规《温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》“破壳而出”。
此外, 2个司法部立法工作联系点和 84家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温州立法倾听传递民意的“触角”,代表委员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,让每部立法饱含群众智慧、满足群众需求。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正是在立法过程中真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,才能做到‘立良法、促善治’。”
便民利企,优化营商环境
“多亏了你们,我们才能走出失信困境、重塑诚信形象,接下来的经营也更有信心了。”近日,温州一家电镀企业走进温州市龙湾区司法局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。
该企业去年因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贺某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,龙湾区应急管理局依法作出罚款处罚,并同步送达“行政处罚决定书+信用修复告知书”。该公司按照要求进行逐项学习和整改后,违法行为已经得到纠正,但是公司信用的缺失却难以弥补,对公司采购招标、信用贷款等方面造成不小的影响。龙湾区司法局海滨司法所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,指导信用修复驿站,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信用修复方案,在公司自我学习、自我整改的基础上,指派律师为其进行法治体检,协调龙湾区应急管理局进行申报和信用修复工作,最终帮助企业恢复了信用,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。
据了解,今年8月,龙湾区司法局指导龙湾区电镀与危化品协会成立 全市首家企业协会信用修复驿站,该驿站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信用“事前防范+事后修复”全链条服务,自成立以来已为 20余家企业提供了信用修复咨询与合规指导,为 11家企业提供了信用修复代办服务。
这也是温州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中的一环。为了破除依法行政“顽疾梗阻”,温州市司法局坚持改革破堵,以执法“小切口”破题涉企“中梗阻”,打出一套行政执法质效提升“组合拳”,不断提升执法监督延伸度、执法透明度以及执法方式柔软度,努力实现执法效能最大化、对企影响最小化、服务效率最优化,推动全市涉执法类投诉举报占比从 17.4%下降至8.9%,执法公正满意度提升至 97.6%。
近年来,温州不断强化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,建立“窗口受理+网上申请+司法所代收”收案模式,实现市县乡三级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 100%覆盖。同时,温州还致力于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,创新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格局,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、高效的司法服务。
在涉外法治服务领域,为帮助温籍华侨华人、外经贸企业抵御和防范法律风险,解决投资经营中的法律问题,温州市司法局牵头成立了 全省首支囊括教师、法官、检察官等专家学者的涉外民营企业普法宣讲团,开展专项合同审核、公益法治沙龙等,助力全市外贸企业高效应对和化解国际经贸活动中面临的货款、验收、提单、保函等法治风险。
法润人心,提升法治素养
一边是碧波万顷、惊涛拍岸,一边是层峦叠翠、陡峭悬崖。这是有着“蓝色牧场”之称的4A级景区平阳南麂岛,也是 全省首个“法治小岛”。
身着“红马甲”的普法志愿者为村民和游客分发宪法宣传册;共享法治书屋里,来往借阅法治书籍的人络绎不绝……“小岛”被授予“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”称号,获评年度“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”。
近年来,温州致力于打造法治文化阵地“点亮全城”工程,在全市各地通过自建或充分挖掘现有广场、公园、街区等场所,建设与环境相协调、与生态相融合的法治文化景观,将“法治盆景”汇集成“法治风景”再升级为“法治风尚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 14个宪法主题公园, 6个省级法治化阵地, 95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 42个法治小院、法治文化广场(市场)。
此外,温州还将法治教育课纳入青少年教育大纲中,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法治讲座、模拟法庭、普法集市、法治演讲等活动。
“普法亮眼·护航青春”校园公益普法宣讲团走进全市各中小学,将“哆啦A梦”“熊出没”“大话西游”融入到课件中,为孩子们开展趣味普法。
“这个课真好玩,希望以后能经常听这个课!”下课后,乐清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小李仍感到意犹未尽。如今,“普法亮眼护航青春”公益普法进校园活动足迹已遍及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深圳以及省内的杭州、嘉兴、台州、丽水等地,覆盖人数 超30万人,成为温州普法工作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
浙江法治向您约稿!
我们欢迎与法治浙江、司法行政工作相关的原创文章,我们将在投稿中择优录用。
投稿邮箱是:
zlfzbjb@163.com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~
浙江法治 转载发布
来源:潮新闻、温州法治股市杠杆是什么意思
廊桥温州市司法局温州法治信用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